查看原文
其他

九大著名质量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

学习型组织 乔诺之声 2022-11-10

👆点击“乔诺之声”关注公众号

回复“研发”,了解更多研发管理智慧


来源/ 乔诺研发投资管理产品线
编辑/ Criss

质量大师克劳士比曾提出“零缺陷”的观点。

“零缺陷”是缺陷预防的呐喊,它意味着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”。

由此可见,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严格性。
而纵观企业发展,有太多质量事件,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


巴顿将军与降落伞

1944年7月,一次对德战役中,巴顿将军发现:因为降落伞质量有瑕疵,所有牺牲的伞兵中,竟然有一半是在跳伞时摔死的



于是巴顿将军要求该厂厂长,从今往后生产的降落伞合格率必须要达到100%。

厂长说:“100%?这怎么可能?如今降落伞的合格率已达99.9%,已经是最高极限了。”

巴顿将军怒吼道:“果真如此吗?”说着,他随手抓了一顶降落伞扔给厂长,命令道:“现在命令你上飞机,然后背着它从高空跳下来!”

厂长虽然不情愿,但也不敢违抗命令。

最后,厂长虽然安全着地了,但他早已被吓得魂不守舍——如果这顶降落伞质量不合格,他就一命呜呼了。

巴顿看着面色惨白、双腿直打哆嗦的厂长,说道:“从今往后,我会定期派人来厂里检测降落伞的质量,随机抽取一顶,就让你背着它从飞机上跳下去……”。

自那以后,厂长在厂内制订了这样一个规定:每一批降落伞在出厂前,他都会亲自从中随机抽取出一些,让负责制造该批降落伞的工人,背着它们从飞机上跳下去,以此来检验降落伞的质量是否合格。

自从这个检测方法实施后,降落伞的质量始终保持着100%的合格率。

 事件剖析:

质量制度的目标设计,没有与执行者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关联在一起。

故事中,为什么质量制度这么一改,厂商们再也不讨价还价,而是绞尽脑汁提高产品质量呢?

主要原因是,前一种制度没有最大限度地涉及厂商们的自身利益,对于千分之一的不合格率,没有切身感受。甚至认为这是正常的,对伞兵们每一千人必死一个的现象表现漠然。

后来检测制度的改变,让老板们自己当一回“伞兵”,先体验一下这“千分之一”死亡机率的恐惧感,结果奇迹就产生了。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对产品来说,不是100分就是0分。

试想,如果什么事情只有99.9%的成功率,那么每年有大约20,000多次配错药事件,每年大约15,000多个婴儿出生时会被抱错。

看了这些数据,我们肯定希望,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在工作中做到100%。因为我们是生产者,同时也是消费者


三星galaxy note7手机爆炸事件

2016年8月2日,三星正式发布新一代大屏旗舰Galaxy Note 7智能手机,但仅在一个月后,这款手机就陆续出现了电池爆炸现象。

同年9月,因为电池问题,三星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(除中国市场外)首次召回Note7手机。


10月,一台重新更换的Note7手机,再度于美国一航班里发生爆炸,将三星电子推向新的漩涡中,也让这款手机面临二次召回。


毫无疑问,因为一款手机产品质量问题,三星电子所遭受的,绝不仅仅是营收打击和被同行趁势抢夺商业蛋糕


更重要的是,这一事件,带给全球消费者一种三星品牌不安全、不值得信任的坏印象,在未来几年难以抹平。


 事件剖析:

1)为了赶工期快速占领市场,忽视了质量管理。
在得知,苹果新款iPhone7不会有太大创新的消息后,三星电子高层决定,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,抢在苹果新款一个月之前,发布三星新旗舰。

因此公司高层做过一项决定:“加快推进新产品上市进程,从而超越苹果。”

最后,忽视了质量管理,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。

2)一味地寻找产品创新。
一下子增加了太多复杂的创新功能,以至于最后自己都无法控制。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1)关注进度的同时也必须关注质量。
质量是最好的名片,也是悬于头顶的“达摩科利斯”之剑事实证明,欲速则不达,为了在时间上抢占先机,多占领市场份额,提前1个月发布,导致供货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兼顾质量,而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被忽视了。

2)质量管理要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。
三星在挑战手机电池大容量、快速充电技术的同时,其质量管理体系并未实现相应调整,导致爆炸隐患通过层层检测却未被发现。

因此,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,需调整质量管控方法、产品质量评估体系等,以发现设计、元器件、零部件、原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缺陷和故障。



丰田刹车门事件

2004年,北美车主陆续抱怨丰田车的刹车和油门有问题,但丰田没有重视。



2008年,欧洲市场也开始抱怨油门有问题了,丰田还是用美国的经验,召回换踏板。直到这个时候,丰田都还没有开始重视起来。


2009年8月28日,“刹车门”事件被引爆,美国加州警方接到报警,一辆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汽车,在高速上行驶时油门踏板被卡住,不断地加速,最终车毁人亡。

这段报警录音共49秒,在惊恐的尖叫声中戛然而止。

这场车祸,死亡的人是高速公路的巡警,以及他的妻女和妻弟共4条人命,此事引起了美国社会的轩然大波。

2010年丰田承认“刹车门”事件。有报道称,主要问题是刹车系统在老化或极端情况下,会产生较大摩擦力,猛踩油门后再松开油门时,存在无法复原或复原很慢的隐患,汽车依然保持加速状态。

随即,丰田开始追回全球范围910余万辆问题汽车。这个数量,比当时丰田公司一年的生产量还要多。

 事件剖析:

1)激进的零部件成本削减计划。
2000年,丰田宣布了令业界震惊的“构筑21世纪成本竞争力”(CCC21)计划,目标是将180个核心零件的价格平均降低30%

2009年12月,在亏损压力之下,丰田再次宣布,未来3年把采购成本再降低30%。

降本时,没有从系统角度、技术上进行端到端的降本,而是一味地压迫供应商进行商务降本,最后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。

2)追求高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张,忽视了质量管理。
“刹车门”事件曝光之后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,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就反思说:

“坦率地讲,过去几年丰田可能增长太快了。以前,丰田考虑问题的顺序是安全性、质量、产量,但如今这些优先顺序模糊了,我们未能像过去一样停下来、思考和改进。”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1)质量是降本的生命线,成本控制需要以满足质量为前提。
成本和质量并不是矛盾的,通过系统性规划、端到端拉通,能实现很好的平衡。

2)质量是企业长远生存的根基,是企业扩张的免死金牌。



索尼电池门事件

2006年6月,美国内华达州的一辆卡车里,放置的戴尔笔记本电脑突然起火,点燃了油箱,卡车发生爆炸。



同年10月,北京师范大学某宿舍床铺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发生爆炸,引起火灾,几名被困女生身绑床单英勇地从三楼爬下逃生。

早在8月14日,戴尔就宣布,在全球范围内召回410万块笔记本电池,率先拉起召回的大旗。

10天后,苹果公司宣布,在美国已经接到9起因锂离子电池过热引发电脑起火燃烧的报告,决定召回180万块笔记本电池。
两家公司均使用了索尼集团子公司——索尼能源设备公司制造的电池。
 
之后两个月,富士通、联想、IBM、东芝、松下、日立等笔记本电脑知名品牌全部加入召回队伍。

据索尼首席财务官预计,整个召回工作结束时,索尼笔记本电池召回总数预计将达到960万块

 事件剖析:

电池质量设计不过关,是根本问题。
索尼从随身听、CD到特丽珑电视,曾经以技术和质量理念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垄断神话。然而,随着三星、苹果等企业的崛起,几乎所有的产品线上,索尼都不再占据第一的位置,转型势在必行。

转型压力越来越大、研发周期缩得越来越短、且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还不足够成熟等状态下,索尼的电池,从研发源头上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。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质量是设计出来的,而不是检验出来的。这是日本质量大师田口玄一提出的理念,是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,质量管理超越美国的重要武器。


设计过程决定了产品的基因,设计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。因此,设计阶段对于产品质量至关重要。

而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,因为质量检验,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,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。

所以,质量管理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,只能向前、向前、再向前。


高田气囊事件


2009年5月16日,一名18岁美国女孩开车接弟弟放学,途中因发生交通事故死亡。


据调查,死亡原因竟是安全气囊展开后,里面弹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,造成其大量失血而亡,而该气囊正是高田公司生产的。



因高田气囊爆炸致死的案件以及类似事故的不断发生,引起了美国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。截止至2015年10月19日,高田故障气囊爆炸在美国本土造成8人死亡,98人受伤

随着各家车企内部调查的逐渐深入,以及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介入调查,所有事故的原因都指向了由高田生产的安全气囊。

2015年5月,高田首次公开承认其生产的气囊存在缺陷,并宣布将在美国召回约3400万个隐患气囊。

至此,这一数据使得“高田气囊门”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次汽车召回事件。

 事件剖析:

1)质量工作的领导乏力。
2007年起,高田安全气囊问题逐渐曝光,2008年开始回收,但直到不久前,才提出更改配方的决定。这也与外界批评的“在安全气囊风暴中,高层未能展现领导魄力”有很大关系。

高田第三代总裁高田重久,一直受制于其母亲,不能独立领导整个公司。很大程度上由于质量工作的领导乏力,导致问题积重难返,造成了难以收拾的局面。

2)质量管理上长期忽视问题,最后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。
高田作为安全气囊行业的知名企业,安全气囊是主业,其火药配方一直存在安全问题,但在质量风险的控制上,长期以来视而不见,寄希望于不被人发现或市场公关化解危机,最终失控,给企业带来了致命打击。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1)最高领导者是否有足够的质量领导力,不仅重要,而且是决定一切成败的因素。
领导者需要提出清晰的质量导向;在质量目标设定、业务决策中身体力行;躬身入局,关注关键点和关键时刻。

2)预防质量事故,要从“小病”做起。防患于未然,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,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。



三聚氰胺奶粉事件


2008年5月20日,有网友声称,自己的孩子吃了三鹿奶粉小便出现异常,而三鹿以四箱新奶粉为代价解决了这件事。



同年6月28日,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陆续接收了患有肾结石症状的婴幼儿患者,这批患儿的相似症状,好像都起源于吃了三鹿的某一款奶粉,于是,三鹿奶粉事件开始发酵,事件约持续了半年时间,引发了一桩桩悲剧。

三鹿奶粉事件曝光之后,送检了三鹿集团旗下的奶粉,其中,16个婴幼儿奶粉样品就有15个含有三聚氰胺成分。

9月13日,卫生部证实,三鹿牌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,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,人为加入的。

2008年12月27日,三鹿毒奶案开始在河北开庭研审;2009年1月22日下判,总共有6个婴孩因喝了毒奶死亡,逾30万儿童患病。三鹿因此停产,随后宣告破产。

 事件剖析:

1)表面上看,是由于不法供应商为牟取暴利,在供应奶粉厂的原料牛奶中掺入了三聚氰胺导致。

2)深一点看,是企业的质量检测标准缺失。
企业所使用的测定原料、产品中蛋白质的方法——“凯氏定氮法”,存在着严重的缺陷(测定的是总氮量,而不只是蛋白质的含氮量),所以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。

3)本质上,是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出现了严重问题。
先后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、IS014001环境管理、H 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GMP审核,十大基础体系、百项实验检验、1100道质量控制工序,可还是没有检验出三聚氰胺。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。

供应商的管理,是对于供应商的开发、了解、选择以及使用等综合性工作的总称,是企业对资源来源的控制和管理,是企业保证为生产提供可靠资源的根本。

对供应商应该采取信任的态度,形成“互利共赢”的态势,也应该对与供应商对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且科学地检验,以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能满足生产的需要。



张瑞敏砸冰箱事件

1985年12月的一天,时任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,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。张瑞敏立即带领管理人员检查了仓库,发现仓库的400多台冰箱中,有76台不合格



张瑞敏随即召集全体员工到仓库开现场会,问大家怎么办?


当时多数人提出,这些冰箱是外观划伤,并不影响使用,建议要么作为福利便宜卖给内部职工,要么处理给经常来厂检查的工商局、电力局、自来水公司的人,当作一个人情。


而张瑞敏的意见却是:“一台不卖,全砸!”


他说:“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,就等于允许明天再生产760台、7600台这样的不合格冰箱。从今往后,海尔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,把这些废品都砸了,只有砸得心里流血,才能长点记性!”


甚至,他亲自砸下了第一锤。


 事件剖析:

1)员工严重缺乏质量意识。

这76台冰箱的处理方法,关乎企业对质量会形成什么样的标准,进而影响企业的文化。张瑞敏毅然选择了“砸”,一个“砸”的举动,给员工树立了一种质量观念——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。


2)海尔发展进入了名牌战略阶段,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,提高产品质量,塑造名牌形象。

从“砸冰箱”到“创金牌”,为了实施名牌战略,海尔在张瑞敏的带领下,有了第一次质量管理创新的成果——OEC管理模式


OEC的汉语意思是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、清理,并且每天都要有提高。张瑞敏将其提炼为“日事日毕,日清日高”8个字。海尔的OEC管理模式是对质量管理的全面发展和提升。

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1)质量的第一要素是人,优质的产品取决于优秀的人。

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全流程的,但人永远是最重要的,人有什么样的质量观,便会有什么样的质量结果。


2)零缺陷是质量工作的基本标准。

大部分人认为,质量的执行标准是AQL即“可接受的质量水平”,但这意味着在我们开始工作前,就承认我们将生产有缺陷的东西。


因此,AQL不是一种管理层的标准,而是一种维持现状的决心;它不是让管理者来设定标准,而是让工作的人来设定标准。



老坛酸菜315事件


央视3·15晚会曝光“土坑”酸菜生产内幕,其中,湖南插旗菜业被点名。
所谓的“土坑酸菜”,就是在土坑里加工,工人有的穿着拖鞋、有的光着脚踩在酸菜上。

“土坑酸菜”如何腌制?据曝光的照片显示,工人将从地里拉来的芥末蔬菜倒入土坑中,未经清洗或挑拣,就开始与盐隔层铺放,然后用薄膜包盖,在地面上直接腌制。


工人在处理的过程中,没有按照食品卫生标准进行操作。而这些酸菜被插旗蔬菜收购时,不检测相关的健康指标,并且隐藏了食品安全风险。

消息一出,多家电商平台第一时间下架老坛酸菜相关商品,不光是各大电商平台,线下商超也迅速进行了下架处理。此次事件后,相信老坛酸菜这个品牌也到头了。

 事件剖析:

1)公司高层领导对产品质量不重视。
插旗菜业的高层领导,对于公司内部的品质情况了解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以前就曾因多次随机抽查发现了问题,虽被责令整改过,可依然是老样子。

2)企业的质量标准没对准客户需求。
某工作人员愤愤不平道:几十年几百年都这样做的,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?
然而他不知道,这几十年的中国市场,早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,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1)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是否受重视,关键在于领导者。质量文化始于高层,并向下渗透,是自上而下建立的。

2)质量标准应该由客户定义,而非企业定义。



大众尾气门事件


2007年起,大众汽车替自己的柴油车加装“减效软件”,以大幅减少美国环保署在实验室里检测出的汽车氮氧化物排放量。



2011年,一名技术人员曾举报公司的造假行为,内部调查点出大众汽车柴油引擎的问题,却得不到公司的任何回应。


2015年9月18日,美国国家环保局指出,德国大众对近50万辆柴油汽车的真实尾气排放量作假,利用违法软件欺骗监管,以避开美国有关废气排放的规定,导致有毒排放量超过美国标准的40倍,触犯了美国的环保法律。


在这之后,CEO温特康承认加装减效装置,多年来在废气排放检测中作弊。同时,大众承认,对全球1100万辆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数据进行了操控。



 事件剖析:

表面上看,是在竞争压力、监管压力之下,技术能力不足以支撑市场需要,公司从上到下造假行为导致。


本质上,是公司领导层质量意识出现了问题。

为了快速扩张美国市场,获取短期利益,给自己的柴油机加装了“减效软件”,多年在废气排放检测中作弊,选择忽视掉未来质量问题爆发后,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长远伤害,质量意识严重出现了问题。


 带给我们的启示:

1)质量是政策和文化的结果。

一个企业最高领导人质量意识有问题,则企业的质量文化一定会出现大问题,最后产品质量也一定会出现问题。


2)质量始于教育,终于教育。

日本质量管理大师石川馨说过,“质量始于教育,终于教育。”产品质量的好坏,往往都要看企业内每一位员工对质量的认识及心态。


松下幸之助说:“在把产品质量做好之前,先把人的质量做好。”所以,人的质量是一切质量的根本。


也就是说,企业中产品质量(或服务)的高低,取决于“人”的质量的水平。因此,教育训练对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
(文中部分素材源于网络)

— END —


质量问题如此之痛,我们又该如何走出认知盲区?

乔诺研发首席专家成思听老师,9.15日《就要无缺陷 · 质量的真相》线上直播,打开5个质量真相,让企业从低质低价走向高质溢价。

点击预约


为帮助更多企业从容应对市场,乔诺加强了短期应对、中期生存、长期建设的思考,安排了近期训战班、轻辅导课程如下:

课程
时间/地点

增长模式2.0:让每一个业务单元都成为企业增长的发动机

9月20-21日
杭州
10月14-15日
深圳
战略训战班:洞察逆境中的增长机会,找准当下战略支点与突围之路
9月22-23日
深圳
10月21-22日
上海
激励训战班:如何分钱,才能实现集体奋斗
9月16-17日
杭州
9月23-24日
深圳
干部训战班:锻造“敢战善战,战则必胜”的干部梯队
10月21-22日
深圳
IPD训战班:对准客户需求,做领先一代的旗舰产品
11月18-19日
深圳
铁三角训战班:把线索变回款,打赢班长的战争
10月21-22日
深圳
成本训战班超越竞争,实现综合成本的绝对优势
10月14-15日
深圳
轻辅导丨把2022降本目标变为结果
9月21日
线上
轻辅导丨爆品的前提,需求管理十八式
9月21日
线上
轻辅导丨战略执行的三大法宝:组织、人才、激励
9月21日
线上
轻辅导丨端到端质量管理
9月14日
线上

扫码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立即咨询


关注乔诺之声
让有追求的企业 实现长期有效增长


官方电话:400-698-6188
官方微信:geonol-xiaonuo

求分享

求点赞

求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